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


之前讀了一篇關於旅人應該看的電影的文章,除了少數看過的之外,其他的都讓我決定接下來的週末要好好的泡在電腦前,啃電影。

阿拉斯加之死,就是其中一部。

熱愛旅行的人越來越多,獨自上路的也不少,壯遊的對現在來說更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就這部電影的主角而言,他毅然放棄了前程似錦的大學與工作機會,把僅有的兩萬多美金捐給慈善機構後就帶上僅剩下的錢駕著自己的老車不告而別。為的就是尋求自由,尋求真理,脫離他覺得很虛偽的社會,決心尋找他心中的烏托邦。

家教嚴厲,家暴,虛偽的世界,種種都讓他覺得厭惡。
他常從他最愛的書中尋求答案,尋求解答。找到了,他毅然上路。

他稱自己為supertramp, 超級流浪者。
他很享受這個世界和大自然帶給他的一切感覺,他享受流浪。
當然期間他遇見了很多人,熱心的,給予溫暖的,付出關懷的,雖然這讓他對人類有些改觀可是這都無法改變他想到阿拉斯加荒野求生的決定。

如願的,阿拉斯加。

荒野裡,神奇的巴士。
在荒野發現遺棄的巴士對他來說無疑是個驚喜。他整理了整個巴士,變成屬於他的小天地。
白天,他打獵他奔放他隨意的吶喊。晚上,他看書寫日記。
他對此覺得滿足。
在神奇巴士生活了90多天,有天卻突然從書中得到了領悟。
流浪了那麼久卻在決定要回去的時候才發現來時的路已經變成急流,過不去了,被困住了。

他以前覺得的自由,在此刻變成孤單,甚至害怕。
打不到獵,找不到食物,一天比一天消瘦,一天比一天恐懼。
在餓得誤食有毒植物後,他的生命注定要在阿拉斯加終結。

這是部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
我羨慕他的奔放,他對自由的追求,卻無法也不可以像他那樣放棄一切就這樣離去。
' If you want something in life, then reach out and grab it' ,我最愛的台詞之一。
他做到了他想做的,卻無法預知自己的命運最終會終結在夢想之地。

背景音樂加上情節,電影尾端還真讓人覺得鼻酸。

不管命運如何,我想主角已經圓了自己的夢,雖然最後逃不掉死神,卻度過了2年美好的時光。

為死者的精神,致敬。
 

2014年11月1日星期六

等,一個人。


在還沒有去台灣之前,等一個人咖啡這部電影正囧。
在台灣逛書店的時候,更是看到一本本的等一個人咖啡躺在書架標題還寫著附送精美劇照。
好奇到底等一個人為什麼那麼紅呢?是因為唯美的書名嗎?
對於九把刀沒有很認識。除了看過的那些年電影之外其他的只知書名不知內容。
所以因為對於好評的等一個人電影,也基於等一個人咖啡這個書名,所以我敗下了這本書。

等一個人咖啡,等一個人。
一家小Cafe, 年輕優雅的老闆娘,酷酷的拉子阿布思,開朗活潑的高中生思瑩到後來陸續出現的好人緣呆子阿托,帥氣的才華學長,黑社會老大爆哥,洗衣店老闆娘金刀嬸等等等等。
故事重點都圍繞在思瑩這個高中女生,還有因為打抱不平而與其變成好朋友的阿托。
情節簡單平實得來卻能扣人心弦。

每個人,都在等一個人。
等那個,願意等你的人,願意默默守護你的人。

等一個人咖啡,
好看。

終於,傳說中的寶島。

寶島。

對於寶島的印像一直都只停留在眾大歌手,偶像剧,綜藝節目,美食還有帥哥美女而已。
所以直到拜訪寶島以後,才發現薹灣真正的美不只是單單表面上看到的這些而已,還有很多等待著你去發掘的自然美景和風情文化。
當然,還有她的熱情。

要說在13天裡完完全全發掘薹灣全部的美還真是有點不太可能。能騰出這奢侈的13天來個所謂的環島也還真不容易了,所以也只能大概大概的走馬看花,過過癮。要是哪天腦袋神經又再突然失控把心一橫丟封情書給老闆然後拍拍屁股走人以後,我想我大概會考慮再度回去這個美麗的國度,悠悠閒閒的在這個充滿人情味的寶島上,頹廢的住上好幾個月。


台灣行第一天,開跑。


台北青銅站
就是傾心,綠得清新



情人橋
心願竹筒掛橋邊,只為與你幸福永遠,事事如願。


啊嫲的花生冰淇淋薄餅
穿梭在十分幸福老街,循著感覺找到老味道。


天燈
一筆一畫,一詞一句,填滿心願。


十分幸福
帶著滿滿的心願,升空。


老街的鐵軌
轟隆轟隆,火車來了,人群散了,火車走了,人群聚了。


攝於:台灣台北平溪線

對於台灣的初印象,還是充滿新奇。
熟悉的畫面,熟悉的街道。
台灣部分著名的地方在還沒有到步之前已經率先在電視旅遊頻道仰或是偶像劇裡面看過了。
所以,如果問我對於台灣的感覺,我只能說
即熟悉,又陌生啊。